容量會量化已使用的資源、剩餘資源和回收未使用資源的機會。需求的預測會提供容量的主動視圖。容量儀表板會顯示在預計容量用盡之前的剩餘時間內容量、剩餘容量、可能符合剩餘容量的虛擬機器數目,以及能增加可用容量的可回收資源。

容量管理即為平衡需求和供應。目標在於盡可能用最低成本滿足需求。

針對 IaaS 或 DaaS,在部署硬體之前開始管理容量。從業務計畫起步,其中定義要提供的服務類別。每個服務類別 (例如金級、銀級、銅級) 都有不同的服務品質,並涵蓋可用性,例如金級的運作時間是 99.99%,銀級的運作時間是 99.95%。其中亦涵蓋效能,例如金級的磁碟延遲是 10 毫秒、銀級的磁碟延遲是 20 毫秒,以及安全性或符合性。

追求品質會產生成本,進而提高價格。金級虛擬機器的每個 vCPU 且各 RAM 的 GB 都較高,因為其服務品質較高。必須規劃適當的定價模式。如果您想讓客戶預先進行規模最佳化,則 64 vCPU 虛擬機器的價格必須比 1 個 vCPU 虛擬機器的價格高出 64 倍。如果定價模式簡單無變化,則沒有選擇小規格的誘因,若佈建規模過大也無須付出代價。在此情況下,您最後會在生產環境中強制進行規模最佳化,成本高昂又耗時。

需求超過耗用容量的作用中負載。由於基於使用量的容量本身並不完整,因此會考慮下圖所顯示的原則。 需求和供應原則。
  • 潛在需求。許多重要虛擬機器均受災難復原保護。在災難復原演練期間或真正的災難期間會耗用此負載。
  • 可能需求。許多新佈建的虛擬機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其預期需求。讓資料庫達到實際大小、使用者群到達目標人數,以及功能執行完成,均需要時間。達到這些目標後,需求便會增加。
  • 當虛擬機器或 Kubernetes Pod 規模太小時,便產生未滿足的需求。在大部分的時間,負載幾乎以 100% 資源執行。
  • 過度需求可能會在共用環境中造成嚴重破壞。一組高需求的虛擬機器,可能會共同影響叢集或資料存放區的整體效能。